2012年,我市残疾人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残联的悉心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七届七中全会精神和四川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以“为残疾人谋幸福”为中心,大力开展“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两个体系建设,切实抓好“组织保障、资金保障、设施保障”三大保障,深化“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大力推进民生工程,全面推进康复、教育、扶贫、就业、维权、文体、宣传等工作,进一步改善了残疾人民生状况,为泸州“156”发展战略和现代化中国酒城建设作出了新的贡献。现将一年来工作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狠抓党建工作和组织队伍建设,为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基本保障
今年以来,我市各级残联以“创先争优”活动和惩防体系“三化”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年等活动为载体,从残疾人事业与社会事业同步发展的高度出发,在全市残联系统深入开展“加强两个体系建设,改善残疾人民生,为残疾人谋幸福”活动,着力抓好党建工作和组织队伍建设,为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坚定的基础。
(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重要会议精神和重大决策部署。
年初,我市召开了泸州市第四次残疾人事业工作会议,组织各级残联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四川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和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毛大付在内江市第五次残疾人事业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各级残疾人工作者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市委和省残联的要求上来,自觉将残疾人工作有机融入到市委、市政府“156”发展战略和建设现代化中国酒城的中心工作之中,促进残疾人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11月8日上午9时,市残联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在会议室集中收看了中央电视台直播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实况,聆听了胡锦涛总书记所作的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11月21日,市残联召开了干部职工大会,认真传达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安排部署贯彻十八大精神工作。何平同志对市残联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工作提出了三点具体要求:一是要把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和修改后的党章作为残联系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头等大事抓紧抓好,要采取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通学、精学、细学,把思想和行动切实统一到十八大精神上来;二是抓好回头看工作,全面对照年初工作目标,查漏补缺,全力以赴全面完成好今年各项残疾人工作任务;三是要按照中央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要求,着眼明年工作,做到早规划、早谋划,全面做好残疾人个性化服务、扶贫、康复、挂钩村、党建等各项工作,为建设美丽中国和醉美泸州献计出力。
(二)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切实提高残联干部队伍素质。
5月8日至5月11日,市残联在市军转培训中心举办了2012年全市残联系统干部培训班,全市四县三区的60名残联干部参加了培训。各级残联按照分级管理原则,举办残联干部和基层残疾人工作者培训班15期,培训各级残联干部1236名。全年送清华大学培训2人,川大培训24人。通过培训,全市残疾人工作者进一步增强了做好残疾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提升了能力,增进了交流,综合素质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三)推进惩防体系“三化”建设,全面提高廉政工作水平。
制定并下发了《中共泸州市残疾人联合会党组2012年推进惩防体系“系统化、标准化、常态化”建设工作方案》,修改完善了《泸州市残联党组廉政风险防控“三早三卡”机制实施办法》等相关制度,设计了符合残联工作实际的惩防体系框架,全面启动了“三早三卡”预警机制。结合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每个岗位职能、职责和廉政风险点,市残联制定了针对性较强的廉政风险提醒卡,并向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发放了廉政风险提醒卡,防患于未然,并试行了主要领导干部不直接分管财务等制度。
(四)扎实抓好“挂包帮”和对口定点帮扶工作。
为切实抓好“挂包帮”和对口定点帮扶的各项工作,市残联于年初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了对口定点联系的马岭镇龙盘村、清凉洞村的帮扶计划,重点加强村级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组织建设等工作,投入2万元帮助清凉洞村新建村卫生站,协助完成了村通镇12.5公里水泥路建设,真心帮助农民增加收入,早日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机关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结队帮助困难群众16户,利用春节、助残日、六一、七一等慰问残疾人、留守儿童、困难党员群众,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近2万元。为加快“挂包帮”村土鸡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市残联向联系村赠送了价值10万多元的脱温土鸡苗6760只,进一步增强了“挂包帮”村加快发展和持续发展的动力。
(五)加强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残疾人工作体系更趋完善。
按照《全国残疾人组织建设“强基育人”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积极完善残疾人工作体系,不断推进规范化建设。市、区(县)残联、乡(镇、街道)残联、社区和村残协、各级残疾人专门协会一应俱全。乡(镇、街道)残联、村(社区)残协的公开栏实现模板化,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达标率稳步提高。
(六)认真开展对口联系藏区工作。
我会认真制定了联系帮扶对口藏区县的工作方案,与甘孜州乡城县残联、稻城县残联签订了对口援助协议,确定了帮助落实机构、建设基础设施的帮扶方向和相关措施,全面启动了对口援助藏区残疾人工作。
二、认真开展“量服”工作,全面提升个性化服务质量
全市各级残联深入开展“量服”回头看工作,印发“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回头看”宣传资料18000多份,举办“量服”业务培训班16期,发放“两表一卡两册”13.5万份,培训残联干部和残疾人工作者2100名。对142个乡镇、1692个村(社区)录入的数据进行了抽查,对抽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为全年“量服”工作任务的完成奠定了良好基础。截至2012年12月31日,全市已经录入残疾人13.4万人,制定计划13.3万人,落实服务13.3万人,占年初省残联下达任务7.4万人的180%,落实服务项次为12.3万项次,二抽落实覆盖率达96.65%。
三、大力推进民生工程,目标任务超额完成
省市民生工程任务下达后,按照省残联和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市残联将2012年度的民生工程目标任务分解到了各科室和各区县残联,做到工作任务、责任单位、责任人“三落实”。
一是通过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组织残疾人就业招聘会、定向实用技术培训等活动,积极鼓励和引导残疾人就业1349人,完成“扶持城镇新就业残疾人1100人”目标任务数的123%。
二是采取基地扶贫、项目扶贫、“挂包帮”扶贫以及其他社会各界结对帮扶等形式,帮扶残疾人4123人,完成“帮助农村贫困残疾人扶贫解困3300人”目标任务数的125%。
三是转发了省残联《关于规范四川省贫困家庭脑瘫患儿康复救助工作流程的通知》,救助贫困家庭脑瘫儿童332人,完成“开展救助贫困家庭脑瘫儿童300人”目标任务数的111%。
四是实行阳光家园计划,资助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3家,居家托养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2703人,完成“居家托养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2370人”目标任务数的114%。
五是为332户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完成“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300户”目标任务数的111%。
六是通过认真组织筛查和送院治疗,开展“聆听世界”人工耳蜗助听项目,救助贫困家庭重度听力残疾儿童22人,完成“救助贫困家庭重度听力残疾儿童17人”目标任务数的129%。
四、以绩效考核为抓手,全面推进残疾人事业协调发展
康复工作:全市紧紧抓住康复这个残疾人工作的永恒主题,以残疾人的需求为目标,以项目实施为抓手,使残疾人康复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市残联举办了2012年全市残疾人社区康复业务骨干培训班,培训社区康复骨干862名。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工作进展顺利,同爱德基金会、美国福音信义会、国际克里斯多夫组织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加强。2012年,全市康复训练肢体残疾人1004名,定向行走训练199名,低视力康复训练22名,语训聋哑儿童59名、智障儿童93名、自闭症儿童60名。完成白内障免费复明手术1011例,安装假肢48例。免费为残疾人供应用品用具1850件。5500名精神病患者接受了关爱服务,其中,为3458名精神病患者提供了免费服药。实施“阳光助残行”项目,发放“四轮助行轮椅”220台。
教育工作:以特殊教育学校为中心,进一步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建设,促进特殊儿童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江阳区特殊教育学校完成新校址选址规划和高中阶段教育资质申报,新学校正在建设之中。各级继续组织部门和单位开展结对扶残助学活动,帮扶残疾学生1297名。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在校残疾学生2093人,完成省市民生工程任务的106.79%。市残联下发文件,对2011学年残疾大学新生及特教学校高中在校生家庭经济状况进行调查摸底,对2012年残疾考生高考录取工作进行了统一安排部署,确保符合条件的残疾考生100%被录取。今年,40名符合条件的残疾考生和94名贫困残疾人子女被高校录取,各级残联给予助学补助金24.5万元。
扶贫工作:今年以来,我市各级残联组织紧紧围绕国家和省关于残疾人扶贫解困的安排部署,抓住国家乌蒙山片区发展与扶贫攻坚的有利时机,结合残疾人工作实际,着力落实和完善扶残助残措施,把扶助残疾人工作一一落到实处。一是加强汇报联系,争取各级政府和扶贫办等部门将残疾人扶贫纳入政府扶贫总体规划,在资金、项目上重点向残疾人倾斜。古蔺县、叙永县、合江县残联编制了乌蒙山片区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残疾人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多项事关残疾人切身利益的扶贫项目进入国家和四川省的扶贫大盘子。二是认真组织实施国家彩票公益金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投入资金561.9万元,完成了183户农村贫困残疾人的危房改造工作。三是转发了省委组织部、省残联关于《四川省“农村基层党组织助残扶贫工程”实施办法》的通知,下达了2012—2015年度“农村基层党组织助残扶贫工程”任务分配计划。
社会保障工作:6785名残疾人得到政府补贴,参加了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享受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补贴的残疾人达到7.12万人。4211名符合条件的残疾人被纳入五保供养,基本解决生活问题。城乡残疾人参与医疗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全市有9.57万名残疾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1.28万名残疾人进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就业工作:以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为中心,稳步推进残疾人就业工作。一是开展了2012年就业援助月活动,走访未就业残疾人1125人,登记未就业的残疾人员1234人,并有针对性地集中开展上门服务和援助。二是召开了2012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工作会议,对全年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截至2012年12月31日,我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总额为1932万元(其中,市本级721万元,县区合计1211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12万元,增长27.1%。三是举办了泸州市第十四期盲人保健按摩师培训班、残疾人车工技术培训班等各类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班19期,培训城乡贫困残疾人1953名,帮助残疾人掌握了一技之长,提高了其社会生活的能力,实现就业或改善就业状况。四是转发了省残联《关于印发<四川省残疾人“幸福创业”工程实施办法>的通知》,全面实施残疾人“幸福创业”工程。
基础设施建设:一是争取到市政府将原市财政培训中心的60亩土地和2000平方米的建筑划拨市残联,用于残疾人托养工作。二是市国资委将原就业局二楼划交市残疾人就业服务所办公,解决了残疾人就业服务所长期没有办公场所的问题。三是古蔺县、叙永县、合江县编制了新的基础设施建设方案,并列入了乌蒙山片区和四川省扶贫项目规划。
五、强化文体宣传和法制维权工作,营造扶残助残良好氛围
一年来,我市以各种活动为载体,大力宣传残疾人事业和残疾人自强自立先进事迹,营造了有利于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良好舆论氛围。
一是积极开展了“温暖万家行”活动。在元旦、春节和“全国助残日”期间,各级领导带领民政、残联等相关部门,深入乡镇、社区走访慰问特困残疾人,在为他们送去慰问金和油、米及棉被等物资的同时,也带去党和政府的良好祝愿。据统计,全市各级党政部门和各级残联共走访慰问特困残疾人32281户,发放慰问金、慰问品总计653.5万元。
二是认真开展了“全国助残日”活动。5月20日,市政府残工委在市商业中心白塔广场举行了主题为“加强残疾人文化服务,保障残疾人文化权益”的助残日宣传活动,活动以全市残疾人书法、美术、摄影和手工艺品展览为主要内容,吸引了大量市民的关注。市残联还召开专题会议,针对残疾人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要求各区县残联在了解掌握本区县残疾人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按照“量体裁衣”个性化服务的具体要求,为残疾人办实事、办好事,切实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的实际生活困难。江阳区、龙马潭区、泸县、合江县等区县在社区免费放映残疾人励志电影、开展特教学校校园艺术节、文化讲座、残疾人读书活动日、“文化助残公益活动”和爱心义卖等,使广大残疾人在获得物质帮助的同时,得到更多文化和精神层面的收获。
三是结合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推动残疾人文化大发展。曾在2011年荣获四川省首届残疾人艺术节金奖的聋人舞蹈《豆花飘香》登上泸州春节团拜会的舞台,向出席团拜会的市委和市政府领导、驻泸部队首长、社会各界精英以及全市人民献演拜年。组织聋人朋友们收看了2012年央视春晚网络文字与视频直播。市、区县残联和残疾人专门协会积极筹建残疾人读书活动室,向残疾人赠书,扎实开展了“知识改变命运”残疾人读书活动。全市积极配合四川省残疾人艺术团招生工作,向四川省残疾人艺术团输送了6名优秀艺术人才。11月27日,在位于成都国际会展中心的四川电视台举行的四川省首届“西门子助听器杯”手语电视大赛总决赛中,我市代表队聋人选手彭继宏获得聋人组银奖。各级残联在残疾人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在志愿助残者中开展了“学习雷锋精神志愿助残阳光行动”,进一步树立了现代文明的残疾人观。
四是为积极配合省残联组队参加全国第九届残疾人运动会,12月18日,我市陈远东、余林、宋元旭、刘友银等4名残疾人运动员已赴省上参加集训。
五是密切与新闻媒体的联系,进一步加大残疾人工作宣传力度。1至12月,各级新闻媒体刊载我市残疾人工作和活动的报道102篇,电视台播出新闻47条,电台播报23次。其中,中残联采用信息29条,省残联4条,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得到了社会的更加尊重和理解。
六是认真做好残疾人维权信访工作。1至12月,共接待残疾人来信来访1201人次,领导批示件和信访案件办结率达100%。全市无越级上访和群访,十八大期间实现零上访。各级残疾人法制维权机构为残疾人提供法律咨询93人次,提供法律援助服务6件。6月,市人大执法检查组深入龙马潭区红星街道红星社区、泸州市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江阳区特殊教育学校和泸州红岩机械厂等单位就我市贯彻实施《残疾人保障法》进行了实地调研和检查,对我市贯彻实施《残疾人保障法》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12月4日,参加市“阳光政务”行风政风热线接待工作,对当天残疾群众提出的5个问题全部进行了深入调查,占当天8个热线电话的62.5%,并及时进行了答复处理。
泸州市残疾人联合会
2012年12月31日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古蔺县残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以服务残疾人为中心,统筹推进各项中心工作,圆满完成年度任务。
回首2021,我们一路砥砺前行,奋发有为。一年来,江阳区残联紧紧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在残疾人康复、就业、教育、维权等方面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深耕“量体裁衣”服务品牌,努力为全区残疾人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切实提升残疾人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促进江阳区残疾人事业更好发展。